心理学导论知识点:脑机能学说
心理是脑的机制,脑机能学说的目的是为了解释脑是如何产生心理的。
1. 定位说
(1)观点:定位说开始于加尔(F. J. Gall)的颅相说,认为大脑的不同区域负责不同的心理机能。
(2)证据:①布洛卡(P. P. Broca)区、威尔尼克(Wernicke)区的命名。
②潘菲尔德(W. G. Penfield)用电刺激法研究颞叶时发现,微弱的电刺激能使病人回忆起童年的一些事情,这说明记忆可能定位在颞叶。还有研究发现,海马与记忆有关,杏仁核与情绪有关,下丘脑与进食和饮水有关。
2. 整体说
(1)观点:整体说认为大脑是总体发生作用的,大脑的不同部位对心理产生同等程度的影响。
(2)证据:①弗洛伦斯(P. Flourens)采用局部毁损法对鸡和鸽子等动物进行一系列实验,结果发现:脑功能的丧失和皮层切除的大小有关,与特定部位无关。
②拉什利(K. S. Lashley)采用脑损毁技术对白鼠进行了一系列走迷宫实验,结果发现:在大脑损伤后,动物的习惯形成出现了很大障碍,这种障碍与脑损伤的部位无关,与损伤面积的大小有密切关系。由此,提出两条原理: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原理。均势原理即大脑皮层上各个区域与部位,都以均等方式接受刺激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总体活动原理即大脑皮层总是以整体方式对刺激信息发生作用,人的各种活动及其效率与大脑皮层所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反比。
3. 机能系统说
(1)鲁利亚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在机能系统的各个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确实会受到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和系统的机能定位。
(2)鲁利亚把脑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机能系统。
①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动力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组成。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②信息接收、加工和储存的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位于大脑皮层后部,包括皮层的枕叶、颞叶、顶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其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它们进行加工,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③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行为调节系统):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其主要作用是产生活动意图,形成行为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与控制。
(3)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调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个机能系统又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4. 机能模块说
该理论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模块之间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的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功能,模块的结合保证着认知功能的完整。
5. 神经网络说
该学说认为各种心理活动,特别是一些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是由不同脑区协同活动构成的神经网络来实现的,这些脑区可以经由不同的神经网络参与不同的认知活动,并在这些认知活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正是由这些脑区组成的动态神经网络构成了各种复杂的认知活动的神经基础。格奇温德是较早用认知网络观点来描述语言产生的一位神经科学家。
以上是小编整理“2022考研312心理学备考:心理学导论知识点之脑机能学说”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更多考研择校择专业信息尽在本栏目!